在 “智能制造”“产业互联网” 的浪潮下,仓储行业的数字化转型被推上风口,但表面繁荣背后暗藏深层困境。许多仓储企业盲目投入巨资引进 WMS 系统、智能分拣设备,却陷入 “技术空转” 的尴尬 —— 系统功能与实际业务脱节,数据采集仍依赖人工补录,最终沦为 “面子工程”。
这种困境源于三重矛盾:一是技术适配性不足。中小企业采购的标准化系统难以匹配个性化业务流程,比如服装仓储的挂装管理与电子元件的防静电存储,对系统需求天差地别;二是数据孤岛严重。仓储系统与上游供应商、下游物流商的信息系统缺乏对接,形成 “数据烟囱”,导致库存预警、运力调度等功能形同虚设;三是人才断层。既懂仓储运营又通数字技术的复合型人才稀缺,不少企业的系统操作员仅能完成基础操作,无法挖掘数据价值。
更值得警惕的是 “重硬件轻软件” 的倾向。某调研显示,70% 的仓储企业将数字化预算投向设备采购,却忽视流程重构与员工培训。结果是智能货架与人工分拣并行,AGV 机器人与叉车抢道,先进技术反而降低了运营效率。真正的数字化转型应是 “业务驱动技术”,而非反之。
管理员
该内容暂无评论